2022湖北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预计将于2月份发布公告,省考报名时间为预计2022年2月,笔试时间预计为2022年3月底,湖北华图小编将2022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相关资讯汇总如下,并及时更新,希望能对考生应战202湖北省考有所帮助!
笔试大纲:
资讯汇总:
弱项计划:
附件:
附件:
2021年度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2021年度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笔试,特制定本大纲。
一、考试方式
2021年度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笔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全部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三、考试内容
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笔试,主要测查报考者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包括职业素养、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三个方面。
(一)职业素养。主要测查报考者的政治素质、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认知水平。
1. 政治素质
(1)政治立场与忠诚度
(2)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力
2. 职业道德和纪律要求
(1)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2)人民警察职业道德
(3)人民警察职业纪律
(二)基础知识。主要测查报考者掌握有关法律和公安基础知识,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法律基础知识及执法依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2)法学基础理论
(3)宪法基础知识
(4)民法基础知识
(5)人民警察法基础知识
(6)行政执法基础知识
(7)刑事执法基础知识
2. 公安基础知识
(1)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职能、职权与组织管理
(2)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路线、方针、政策及公安历史沿革
(3)公安队伍建设
(4)公安执法监督
(三)基本能力。主要测查报考者在有关执法勤务活动中,正确观察、判断、分析案(事)件,严格守法、规范执法,有效沟通协调,妥善应对处置的能力。
1. 群众工作能力
(1)宣传教育
(2)沟通协调
(3)组织动员
(4)服务群众
2. 行政管理能力
(1)调查研究
(2)纠纷化解
(3)风险识别
(4)风险防范
3. 信息工作能力
(1)信息收集
(2)信息分析
(3)信息应用
4. 实务工作能力
(1)巡逻
(2)接警与处警
(3)安全检查
(4)安全保护
5. 应急处理能力
(1)事态研判
(2)信息上报
(3)合理处置
(4)善后恢复
附录:主要法律、法规、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1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17.《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18.《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19.《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20.《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
2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
2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
23.《公安机关督察条例》
2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
25.《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佩戴和使用枪支规范》
26.《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
四、题型介绍
专业科目笔试题目分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情境三种类型。
(一)单项选择(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规范机构设置是当前我国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的规定,不属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序列的是:
a.警官职务序列 b.警员职务序列
c.警务技术职务序列 d.辅警职务序列
正确答案:d
(二)多项选择(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某市文峰派出所社区民警绘制的小区住户信息登记表的部分内容:
有关该表所反映信息正确的说法有:
a.该楼只有两类住户,即人户分离户、租户
b.人户分离户是指在本楼居住但户口在其他派出所的住户
c.每户标注不同颜色表明对不同人口的管理有区别
d.民警希望加强对人户分离户、租户的管理
正确答案:b、c、d
(三)情境题(根据给出的情境材料做出分析,按照提问选择正确答案)
2015年8月5日上午9时许,赵某携带一个提包,准备验票上火车,被值班民警例行检查,发现其提包中有六部手机。因昨天该地区发生一起手机专卖店被盗案件一直未侦破,并且值班民警看到了案情通报,故此民警认为赵某可疑,遂向所长请示并经批准,于当日上午9时30分,将赵某带至了派出所值班室继续盘问,第2天(即8月6日)上午9时,派出所排除赵某盗窃嫌疑予以放行。
(1)本案中,民警将赵某带回派出所值班室盘问的法律依据是:(单选)
a.《人民警察法》 b.《刑法》
c.《刑事诉讼法》 d.《治安管理处罚法》
正确答案:a
(2)民警对赵某继续进行盘问检查,符合的盘问条件是:
a.被指控有犯罪行为
b.有现场作案嫌疑
c.有作案嫌疑且身份不明
d.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
正确答案:d
(3)如果赵某在继续盘问期间不讲自己的真实姓名,派出所在规定时间以内仍不能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最长可以延长至:(单选)
a.八小时 b.十二小时
c.二十四小时 d.四十八小时
正确答案:d
(4)如果民警在继续盘问期间,赵某交代六部手机均为盗窃所得。经鉴定,六部手机价值两万余元,派出所对赵某正确的做法有:(多选)
a.立案侦查 b.先行拘留
c.决定逮捕 d.移送起诉
正确答案:a、b
1 、 (单选题) 医生对小李说:“你最近脾气不好,是因为肝火旺。”
如果医生说的是真的,则以下陈述中也一定为真的是:
ⅰ.也许是因为小李肝火旺,也许是因为小李压力大。
ⅱ.小李最近睡眠不好。
ⅲ.小李最近脾气不好,并且肝火旺。
ⅳ.小李最近脾气不好,不是因为压力大。
a.ⅲ
b.ⅰ和ⅲ
c.ⅲ和ⅳ
d.ⅰ、ⅲ和ⅳ
1、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医生说的因果关系为真,原因是“肝火旺”,结果是“脾气不好”。
ⅰ.该句是“或”关系,逻辑性质为“一真则真”,题干中“肝火旺”为真,所以ⅰ为真。
ⅱ.睡眠不好与题干因果关系无关,所以ⅱ不一定为真。
ⅲ.该句是“且”关系,逻辑性质为“全真才真”,题干“肝火旺”“脾气不好”都为真,所以ⅲ为真。
iv.题干说明原因为肝火旺,但并未说是唯一原因,因此是否是因为压力大不能确定,所以iv不一定为真。
因此,选择b选项。
2 、 (单选题) 冰∶水
a.木∶炭
b.桑田∶沧海
c.犬∶獒
d.火∶灰
2、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冰”和“水”的状态不同,“冰”是固态,“水”是液态,二者的成分相同,都是水分子。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炭”是把“木”材和空气隔绝,加高热烧成的一种黑色固体燃料,二者成分相同,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桑田”泛指田畴,比喻世事变迁,“沧海”指大海,二者都是自然资源,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c项:“獒”是“犬”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
d项:“火”会导致可燃物燃烧成“灰”,二者的成分不同,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沧海桑田”常作为固定搭配,指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人世间事物变化极大,或者变化较快。
3 、 (单选题)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经常喝酸奶可降低儿童患蛀牙的风险。在此之前,也有研究人员提出酸奶可预防儿童蛀牙,还有研究显示,黄油、奶酪和牛奶对预防蛀牙并没有明显效果。虽然多喝酸奶对儿童的牙齿有保护作用,但酸奶能降低蛀牙风险的原因仍不明确。目前一种说法是酸奶中所含的蛋白质能附着在牙齿表面,从而预防有害酸侵蚀牙齿。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这项研究发现?
a.黄油、奶酪和牛奶的蛋白质成分没有酸奶丰富,对儿童牙齿的防蛀效果不明显
b.儿童牙龈的牙釉质处于未成熟阶段,对抗酸腐蚀的能力低,人工加糖的酸奶会增加蛀牙的风险
c.有研究表明,儿童每周至少食用4次酸奶可将蛀牙发生率降低15%
d.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研究酸奶对预防儿童蛀牙的作用
3、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经常喝酸奶可降低儿童患蛀牙的风险。
论据:酸奶中所含的蛋白质能附着在牙齿表面,从而预防有害酸侵蚀牙齿。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强调黄油、奶酪和牛奶的防蛀效果,与酸奶是否能预防蛀牙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增加反向论据。强调加糖的酸奶会增加蛀牙的风险,即不能预防蛀牙,具有削弱作用。
c项:增加论据。举例说明儿童喝酸奶确实有助于预防蛀牙,具有加强作用。
d项:不明确项。科学家研究酸奶预防儿童蛀牙的作用,则酸奶是否可以预防蛀牙依然不确定,不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c选项。
2022湖北公务员考试知识点:“意”在言外的情况有哪些
意图判断类题目本质上与主旨概括类别的题目是一致的思路,即寻找文段主旨句。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大家会发现有一些特例。如果文段是一个寓言故事,则基本思路为:找结局——析原因——选答案;如果文段的主旨句是一个问题本身的话,则需要优选解决问题的对策,次选问题本身了。这两种情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在言外的情况。
以上仅仅是理论的讲解,但我们清楚,理论运用到实际会存在困难。下面小编出一道例题来供大家巩固学习:
【例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不断完善、不断丰富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在面对重大突发疫病时,中国制度展现出卓尔不群的巨大优势。经过为期数月的全民抗“疫”阻击战,中国国内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但国内疫情防控面临新挑战,新冠肺炎疫情流行频现,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与此前相比,本轮疫情传播比较多的地方在农村以及城乡接合部,是因为农村居民疫情防控意识相对薄弱。乡村居住分散,地域空间广而稀,村民一度认为农村空气环境好、人口密度小,病毒传播风险低于城市,因此放松了警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
b. 农村防疫工作须继续加强排查
c. 农村居民疫情防控意识较薄弱
d. 须加强农村居民疫情防控意识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篇讲明了我国经过为期数月的全民抗“疫”阻击战,中国国内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整体感情情绪偏向于积极;之后通过转折关联词“但”说明国内疫情防控面临新挑战,即疫情传播比较多的地方在农村以及城乡接合部,且点明根本问题出在农村居民疫情防控意识相对薄弱。总结文段,文段意在表达我国需要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且解决问题的对策在于加强农村居民疫情防控意识。
第二步,分析选项。a选项“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出现在文段引入部分,在转折之前,非文段重点,排除;b“农村防疫工作须继续加强排查”是对策项,但文段中点明根本问题在于农村居民疫情防控意识薄弱,加强排查不是合理的对策,b排除;c“农村居民疫情防控意识较薄弱”是问题本身,d“须加强农村居民疫情防控意识”为解决问题的对策,优选合理对策,次选问题本身,故选d。
2022湖北公务员考试笔试阶段资讯汇总【职位表|报名时间|考试时间】
| 笔试关键词 | 点击查看 | 职位查询 |
| 公告 | ||
| 职位表 | ||
| 报名入口 | ||
| 报名步骤及注意事项 | ||
| 报名照片调整 | ||
| 专业分类参考目录 | ||
| 专业目录 | ||
| 报名数据 | ||
| 报考指南 | ||
| 报考条件 | ||
| 两年工作经验界定 | ||
| 部门电话及网站信息 | ||
| 报名流程 | ||
| 考试大纲 | ||
| 大纲解析会 | ||
| 考试日程 | ||
| 缴费时间|入口 | ||
| 考试流程 | ||
| 准考证打印入口 | ||
| 考场分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