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报考指导

凯发棋牌-凯发天生赢家湖北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襄阳市人事考试网_2022年湖北省省考大纲在那个网站发布?

华图教育 | 2022-01-12 14:05

收藏

襄阳市人事考试网_2022年湖北省省考大纲在那个网站发布

 2022湖北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预计将于2月份发布公告,省考报名时间为预计2022年2月,笔试时间预计为2022年3月底,湖北华图小编将2022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相关资讯汇总如下,并及时更新,希望能对考生应战202湖北省考有所帮助!

  资讯汇总:

  考试日程:

  省考信息库:

  附件:

  附件:

  2021年度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2021年度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笔试,特制定本大纲。

  一、考试方式

  2021年度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笔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全部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三、考试内容

  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笔试,主要测查报考者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包括职业素养、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三个方面。

  (一)职业素养。主要测查报考者的政治素质、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认知水平。

  1. 政治素质

  (1)政治立场与忠诚度

  (2)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力

  2. 职业道德和纪律要求

  (1)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2)人民警察职业道德

  (3)人民警察职业纪律

  (二)基础知识。主要测查报考者掌握有关法律和公安基础知识,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法律基础知识及执法依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2)法学基础理论

  (3)宪法基础知识

  (4)民法基础知识

  (5)人民警察法基础知识

  (6)行政执法基础知识

  (7)刑事执法基础知识

  2. 公安基础知识

  (1)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职能、职权与组织管理

  (2)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路线、方针、政策及公安历史沿革

  (3)公安队伍建设

  (4)公安执法监督

  (三)基本能力。主要测查报考者在有关执法勤务活动中,正确观察、判断、分析案(事)件,严格守法、规范执法,有效沟通协调,妥善应对处置的能力。

  1. 群众工作能力

  (1)宣传教育

  (2)沟通协调

  (3)组织动员

  (4)服务群众

  2. 行政管理能力

  (1)调查研究

  (2)纠纷化解

  (3)风险识别

  (4)风险防范

  3. 信息工作能力

  (1)信息收集

  (2)信息分析

  (3)信息应用

  4. 实务工作能力

  (1)巡逻

  (2)接警与处警

  (3)安全检查

  (4)安全保护

  5. 应急处理能力

  (1)事态研判

  (2)信息上报

  (3)合理处置

  (4)善后恢复

  附录:主要法律、法规、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1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17.《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18.《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19.《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20.《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

  2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

  2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

  23.《公安机关督察条例》

  2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

  25.《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佩戴和使用枪支规范》

  26.《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

  四、题型介绍

  专业科目笔试题目分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情境三种类型。

  (一)单项选择(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规范机构设置是当前我国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的规定,不属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序列的是:

  a.警官职务序列 b.警员职务序列

  c.警务技术职务序列 d.辅警职务序列

  正确答案:d

  (二)多项选择(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某市文峰派出所社区民警绘制的小区住户信息登记表的部分内容:

  有关该表所反映信息正确的说法有:

  a.该楼只有两类住户,即人户分离户、租户

  b.人户分离户是指在本楼居住但户口在其他派出所的住户

  c.每户标注不同颜色表明对不同人口的管理有区别

  d.民警希望加强对人户分离户、租户的管理

  正确答案:b、c、d

  (三)情境题(根据给出的情境材料做出分析,按照提问选择正确答案)

  2015年8月5日上午9时许,赵某携带一个提包,准备验票上火车,被值班民警例行检查,发现其提包中有六部手机。因昨天该地区发生一起手机专卖店被盗案件一直未侦破,并且值班民警看到了案情通报,故此民警认为赵某可疑,遂向所长请示并经批准,于当日上午9时30分,将赵某带至了派出所值班室继续盘问,第2天(即8月6日)上午9时,派出所排除赵某盗窃嫌疑予以放行。

  (1)本案中,民警将赵某带回派出所值班室盘问的法律依据是:(单选)

  a.《人民警察法》 b.《刑法》

  c.《刑事诉讼法》 d.《治安管理处罚法》

  正确答案:a

  (2)民警对赵某继续进行盘问检查,符合的盘问条件是:

  a.被指控有犯罪行为

  b.有现场作案嫌疑

  c.有作案嫌疑且身份不明

  d.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

  正确答案:d

  (3)如果赵某在继续盘问期间不讲自己的真实姓名,派出所在规定时间以内仍不能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最长可以延长至:(单选)

  a.八小时 b.十二小时

  c.二十四小时 d.四十八小时

  正确答案:d

  (4)如果民警在继续盘问期间,赵某交代六部手机均为盗窃所得。经鉴定,六部手机价值两万余元,派出所对赵某正确的做法有:(多选)

  a.立案侦查 b.先行拘留

  c.决定逮捕 d.移送起诉

  正确答案:a、b

  3 、 (单选题) 辽宁自贸区包括( )三个片区。

  a.沈阳片区 大连片区 锦州片区

  b.沈阳片区 锦州片区 丹东片区

  c.沈阳片区 大连片区 营口片区

  d.大连片区 葫芦岛片区 营口片区

  3、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地理。

  第二步,2017年3月31日,国务院印发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涵盖三个片区:大连、沈阳、营口。2017年4月1日,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沈阳市揭牌。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2016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中央政府设立的第三批7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其中之一。

  5 、 (单选题) 下列关于中国教育史的表述错误的是:

  a.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学记》

  b.严复的“三育论”是指“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 ”

  c.《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是我国古代的蒙学教材

  d.蔡元培提倡“五育并举”,五育是指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和劳动教育

  5、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教育史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劳动教育”不是五育之一,而是“军国民教育”。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故选项表述正确,不选。

  b项:严复提出三育救国:“一日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日兴民德”。“鼓民力”就是要发展体育,要使国民有健康的身体;“开民智”就是要废除八股,学习西学,开发国民的智慧,要具有实际的知识本领;“新民德”就是用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的道德观念,代替封建的伦理道德。故选项表述正确,不选。

  c项:蒙学教材指在蒙馆学习的教材和内容。相当于现在的小学教材及其内容。中国传统蒙学教材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等。故选项表述正确,不选。

2022湖北省考行测言语高分经验之《相似技法对比》

  排比及对比、对偶的知识点出自于中国现当代汉语修辞手法之一,在言语中的运用非常普遍,由原有的修辞手法类别的考查拓展到近几年在主旨概括题及细节题中也出现了对比方式的考查,因此当多种语句存在对应关系时,需要做到加以区分、加以辨识、加以筛选。

  一、排比、对比、对偶的区别

  通常,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加以比较的修辞方法。考生需注意的是二者必须是相反或不同的事物,而相同含义的两句话并不是对比。例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两句表述的含义均强调品德的重要性,即“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此时并列的两句表述的是相同的含义,则不是对比的修辞手法。又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由于虚心和落后是相反的两个方向,因此二者为对比,通过不同方面的对比使得特征更加鲜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注意,对比一般为两句较多。

  而排比则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把相关或相似的内容逐一表达出来。需注意的是,排比的句子数量至少为三句,需大于或等于三。分为并列性排比和承接性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虚,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对偶与前两者不同,它的出现并非源自于白话文运动,而是出自于古文中的平仄押韵。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的一对语句表达相反或相关的意思 。在语文中,对偶的种类很多,分为单句对偶、偶句对偶,多句对偶等。对偶的形式可分为三种: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串对(也被称作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如“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又如“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者的相同点和区别在于:三者在均存在句子的对应关系,但不同点在于:第一,排比的句子数量至少为三句及以上,对比的句子数量一般为两句,对偶的句子数量一句至三句均存在(两句较多);第二,对比往往是相反或不同的事物,排比可以是相同的事物,对偶可以是相同、相似事物,也可以是相反事物,还可以是递进关系的几件事;第三,排比中,几个句子中一般均会出现相同的词汇,例如“我们的风,我们的雨,我们的家”,而对偶中,更多是不同事物的对应,例如“龙生九子,凤生九珠”,“龙”与“凤”对应,“九子”与“九珠”对应。

  二、在修辞手法类题目中的运用

  在修辞手法类题目中,需要将句子与修辞手法相互识别,经常会出现句子与该句子后括弧内的修辞手法不对应的错误选项情况出现,这时便考查到三者的区别。例如提问方式为“下列修辞手法中运用不恰当的是”,或“下列句子与括弧中的修辞手法不一致的是”此时选项中容易出现反问与设问相混淆的情况。选项如果为:“a.春风袭人,春雨扶人(排比)”。此时,我们会发现a项中句子个数并没有大于等于三,只能算作并列或对偶

  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道题:

  【例1】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4)许多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

  a.对比 比喻 象征 比喻

  b.排比 比喻 夸张 比喻

  c.对比 比喻 对比 借代

  d.排比 夸张 比喻 象征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1)句,将“君子”与“小人”这两件相反的事物进行对比,属于对比的修辞手法。排除b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2)句,比喻指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读好文章”和“饮酒”的相似点在于“其味无穷”,用“饮酒”来描写“读好文章”属于比喻。

  第三步,分析(3)句。(3)句的含义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发生了不同状况的改变,“雕栏玉砌”依旧风姿不变,而“朱颜”已发生改变,通过这种“变”与“不变”形成强烈的对比,体现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悲怆感悟。排除a项,锁定c项。

  第四步,验证第(4)句。(4)句用“希腊”代指西方文化,“自己的祖宗”代指中国文化,属于借代。因此,选择c选项

  2022湖北公务员考试笔试阶段资讯汇总【职位表|报名时间|考试时间】

笔试关键词 点击查看 职位查询
公告
职位表
报名入口
报名步骤及注意事项
报名照片调整
专业分类参考目录
专业目录
报名数据
报考指南
报考条件
两年工作经验界定
部门电话及网站信息
报名流程
考试大纲
大纲解析会
考试日程
缴费时间|入口
考试流程
准考证打印入口
考场分布

襄阳市人事考试网-凯发棋牌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凯发天生赢家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凯发天生赢家的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